【四局抽蓄】祁連山下蓄動能,黑河岸邊繪綠卷 |
|
|
|
綠色,一馬當先;安全,萬無一失;創(chuàng)新,千帆盡舉;他們,破浪前行,在祁連山的褶皺里,在張掖黑河的波光旁,一張關乎能源革命的“綠色答卷”正奮筆疾書。 時下,走近張掖抽水蓄能項目,一條盤山運輸?shù)缆啡缟n龍盤踞,串聯(lián)起垂直高差達587米的工程。走進施工現(xiàn)場,裝載機、自卸車、濕噴機、多臂鉆等機械設備轟鳴作響,奏響建設的激昂樂章。主變洞二層、5號施工支洞、中層排水廊道等部位,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開挖支護,火花四濺,身影穿梭。下水庫大壩處,填筑機械往來穿梭,一車車土石夯實著大壩的根基……水電四局西南分局的首個抽水蓄能項目——張掖抽水蓄能項目正以實際行動奮力書寫新時代綠色發(fā)展新篇章。 作為儲能和調節(jié)電網的特殊水利水電工程,抽水蓄能電站在電網系統(tǒng)用電低谷時,機組從電網吸收電能將下水庫的水抽至上水庫,作為勢能存儲起來;用電高峰時,上水庫的水經過大壩排水管道從上游流到下游時,推動水輪發(fā)電機組發(fā)電,實現(xiàn)水的機械能和電能之間的靈活轉換,上、下水庫將水循環(huán)利用,對優(yōu)化電源結構、改善電網運行條件、促進新能源消納、保障電網安全穩(wěn)定運行、推動電力體制改革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 綠色——一馬當先,生態(tài)賦能 張掖抽水蓄能項目始終踐行綠色發(fā)展理念,唱響“山字經”,做好“水文章”,打好“生態(tài)牌”,全力描繪一幅高質量發(fā)展的優(yōu)美畫卷。 “這座‘超級充電寶’不僅是一個能源項目,更是一個生態(tài)工程?!表椖拷浝磬嚭暾驹?750平臺上,手指遠處撒下了苜蓿、芨芨草、羊茅等植被種子的邊坡,“我們建設的每一度電,都帶著綠色的基因?!睋y算,電站建成后年均可提供清潔能源16.37億千瓦時,相當于節(jié)約標準煤85.64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7.6萬噸,將成為河西走廊新能源外送的重要調節(jié)器,且呈現(xiàn)出“高峽出平湖”的美麗風光,形成集現(xiàn)代工程、高山草甸、丹霞地貌于一體的水利風景區(qū)。這份沉甸甸的“生態(tài)賬本”,正是對“‘雙碳’”戰(zhàn)略最有力的踐行。 在地下洞室施工現(xiàn)場,一套“水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”正在高效運轉。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將施工廢水凈化,清澈的水流通過管道重新回到作業(yè)面,用于洞室打孔鉆機造孔及日常灑水降塵?!斑@套系統(tǒng)每天可處理污水2200噸,年節(jié)約干凈水取用量約8萬噸?!卑踩偙O(jiān)葛濤介紹,“我們不僅實現(xiàn)了污水的‘零排放’,更形成了‘廢水-處理-回用’的資源閉環(huán),實現(xiàn)降耗減排與綠色施工雙贏?!?/p> 安全——萬無一失,生命至上 張掖抽水蓄能項目始終筑牢安全發(fā)展根基,念好“嚴字訣”,織密“防護網”,打好“科技牌”,全力構筑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。 清晨6:30,張掖抽水蓄能項目的早班會上,班組長老王的聲音穿透了呼嘯的北風:“今天開挖面巖層有滲水跡象,所有人必須檢查自救器氣壓值?!彼e起手中的檢測儀,金屬外殼在晨光中泛著冷光,“老李,你來說說突水征兆的‘三查三?!瓌t?”被點名的鋼筋工老李立刻挺直腰板:“查頂板、查側壁、查底板,發(fā)現(xiàn)異常立即停鉆、停電、撤人!”這是項目部“安全5分鐘”的日常一幕——沒有照本宣科,只有帶著泥土味的實戰(zhàn)問答。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班長感慨地說:“以前總覺得安全是老生常談,現(xiàn)在才知道,安全就是我們回家的路?!?/p> 隧洞深處,質檢員小郭的胸前,一枚白定位器正閃爍著綠色信號燈?!斑@玩意兒可比老家的看門狗還靈!”他拍了拍定位器向大伙演示,“按下這個紅鍵,業(yè)主的后臺系統(tǒng)馬上就能鎖定咱們的位置?!比缃瘢?2部定位器覆蓋了所有高風險作業(yè)面,中控大屏上的光點移動軌跡,勾勒出一道道數(shù)字化的生命防線。 為進一步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專業(yè)技能,項目部打造了一站式安全教育培訓基地,配備了CPR人體急救體驗、有限空間實操、機械傷害體驗、VR體驗、自然災害和環(huán)境保護認知體驗等多種設施?;乩?,VR體驗設備正模擬著塌方瞬間的恐怖場景。新入職的農民工小劉摘下頭盔時,手心全是冷汗:“剛才虛擬石塊砸下來的瞬間,我下意識就去摸逃生通道標識。”隔壁體驗區(qū),安全總監(jiān)示范安全帶正確系法:“掛鉤必須‘高掛低用’,像這樣卡在腰后的D形環(huán)上?!彼永K索時,金屬扣件發(fā)出清脆的“咔嗒”聲。最受歡迎的創(chuàng)傷急救臺上,醫(yī)用假人“安娜”的傷口汩汩流出仿真血液,醫(yī)護組長反復強調:“按壓深度5厘米,頻率要保持100次/分鐘!” 項目部黨支部還將安全生產納入“三會一課”,以項目領導班子講黨課、安全知識競賽、安全隱患排查、專題學習、應急演練等多種形式,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。 創(chuàng)新——千帆盡舉,攻堅克難 張掖抽水蓄能項目始終秉持攻堅克難精神,唱響“創(chuàng)新曲”,做好“技術功”,打好“攻堅戰(zhàn)”,用實際行動詮釋“使命在肩,奮斗有我”的精神。 張掖抽水蓄能項目的洞室開挖作業(yè)如同一場與復雜地質條件的激烈較量。清晨,當?shù)谝豢|陽光還未照進祁連山脈,張掖抽水蓄能電站的地下洞室群早已燈火通明。總工程師孫亮亮踩著積水走進主變洞,安全帽上的頭燈在潮濕的巖壁上投下一道晃動的光斑。他蹲下身,用手指捻了捻剛爆破下來的巖渣,眉頭微皺:“老李,這段變質粉砂巖的節(jié)理面比圖紙顯示的更破碎,立即調整支護參數(shù)?!彼穆曇粼谟纳畹亩词依锘厥?,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,“洞室開挖是項目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我們必須爭分奪秒,但安全和質量絕不能打折扣!”孫亮亮每天都會到施工現(xiàn)場查看進度,每周都會帶領技術服務組到現(xiàn)場協(xié)調解決各種問題。他的身影在洞室的燈光下拉得很長,每一步都顯得格外堅定。 進廠交通洞地質圍巖較差,進度緩慢,極有可能影響廠房二層以下、主變洞、尾閘洞開挖。為解決這一問題,項目部經過多次研究討論,最終決定在開挖過程中,全程嚴格依據“新奧法”原理組織施工,采用光面爆破技術。在施工現(xiàn)場,技術員小李手持測量儀器,精準地定位每一個爆破點:“我們必須確保開挖的精準度與高效性,最大程度減少對周邊巖體的擾動。”在他們的努力下,最終實現(xiàn)了“準、平、直、齊”的爆破效果,保證了爆破開挖質量。 面對局部裂隙密集帶、斷層帶等復雜地質條件,項目部更是嚴陣以待,嚴格遵循“超前探測、超前支護、短進尺、弱爆破、強支護、少擾動、多循環(huán)、早封閉、勤量測”的原則,精心組織施工。在艱難的開挖任務中,老陳,黨員突擊隊的隊員,率先沖在前面:“我是黨員,我先上!”他的聲音在洞內回蕩,激勵著身邊的每一位工人。 2024年6月9日,6號施工支洞貫通; 2024年7月25日,主變通風兼安全洞全線貫通; 2024年8月3日,下水庫主副廠房第一層中導洞順利貫通; 2024年10月23日,主副廠房首層開挖順利完成; 2024年11月8日,7號施工支洞順利貫通; 2025年1月19日,主變洞首層順利貫通; 2025年3月13日,廠房上層排水廊道順利貫通; 2025年3月15日,尾閘洞首層順利貫通; 2025年4月23日,引水壓力管道排水廊道順利貫通; 2025年6月11日,進廠交通洞全線貫通。 為確保工期,項目部制定了詳細的施工計劃,將任務分解到每一天。同時,項目部還成立了黨員突擊隊、青年突擊隊,設立了黨員先鋒崗,由黨員同志帶頭攻堅克難。在施工現(xiàn)場,黨員突擊隊的旗幟高高飄揚,那是攻堅克難的象征。老陳擦了擦額頭的汗水,望著貫通的洞口,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:“雖然很累,但看到工程一步步推進,我覺得一切都值得?!?/p> 祁連巍巍,正見證著建設者們用智慧與汗水澆鑄的綠色豐碑;黑河潺潺,正訴說著新時代能源革命的動人篇章。張掖抽水蓄能項目正以綠色為底色,以安全為基石,以創(chuàng)新為動力,在河西走廊譜寫著一曲“追風逐日、向綠而行”的時代壯歌。 展望未來,張掖抽蓄的建設者們將繼續(xù)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擔當,在實現(xiàn)“‘雙碳’”目標的征程中,書寫更多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精彩故事。正如那穿山越嶺的輸水管道,將祁連山的雪水化作不竭電能,建設者們也將把今天的奮斗,轉化為明日照亮千家萬戶的綠色光芒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